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自1840年大明帝国向星球上所有的子民公布了外星文明存在的事实以及人类的来源后,整个人类文明的目标便放在了外太空殖民上。

1841年在战争中大放异彩的易石如愿以偿的担任了帝国的首相,他也是第一位大一统帝国的首相,官至正球级。

在易石在任的8年时间内,帝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加快完成全世界的教育普及和惠民政策的推行,加快产业升级和全球各地之间的资源整合。

在此期间,帝国于1846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任务,四名大明帝国的宇航员乘坐着嫦娥登月舱抵达了无数先人梦寐以求的月球上。

只是这月球的荒凉超乎人们的想象,四名宇航员目光所至之处皆为荒芜,月球上没有任何生物的气息,也没有任何生物的足迹。

不过四名宇航员通过挖掘月壤发现了大量的氦3元素,这种元素可以用于核聚变发电,将会让电力资源变得更加廉价,也为核聚变动能装置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位于星球上的8亿百姓通过环月卫星的信号中转在电视上便观看到了大明登月的完整历程。

当四名宇航员将一面巨大的日月旗插在月球上宣示着大明主权时,位于星球上的百姓全都爆发出欢呼声。

1850年,在第一次登月结束的四年后,大明帝国在星球轨道上建立了一个名为天宫的空间站,并且以不断的以天宫空间站为基础扩建人类在星球轨道上的设施。

随着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1851年世界迎来了一波新的婴儿潮,在这一年世界人口出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9400万人,9400万这一数字可能在日后看来并不怎么样,可要知道此前人类文明的新生儿从来没有超过9000万。

这一年也是婴儿潮的开端,此后每一年人类新生儿的出生数量从来没有低于9000万人的。

根据科学家们的预测,整颗星球的承载人数极限是100亿人,若是超了这个数字,那么人类社会将无法供给。

但是百姓们从不担心这一天会到来,因为帝国正在加速的向星际时代迈步,若是母星的资源不够实用,那么从外面获取就好。

各地新建的核电站也为人类的工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越发廉价的电力加速了计算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1830年的时候,一台计算机的大小可能会有两个房间那么大,可等到30年后的1860年,计算机已经不再是只有研究院或者企业才能买得起的产品,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让整个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十几倍。

曾经两个屋子那么大的计算机,如今进化到只有一个鞋盒那么大,成本价格也是急速下降,家用消费级的计算机价格只需800龙元一台。

虽说这800龙元还是有些贵,能够买一辆不错的大型豪华汽车,可相比于之前动辄十万、百万的价格而言,这已经是骨折价了。

历经过30年高速发展的世界也是变得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包容自由,整个世界都在以大明帝国为中心发展,那些痛恨大明人入侵他们家园的洋人也因为吃到发展的红利而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洋人们开始发自内心的拥护大明帝国,他们的后代已经全部说上了汉语,他们的文化和习俗也逐渐的被大明文化所同化。

西餐似乎正在逐渐的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大明的餐饮文化。

新一代的世界青年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他们坚信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事实上未来的世界就如同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曲折向上的,在历经了35年的高速发展后,到了1875年世界的发展速度已经降了下来,一些落后的行业也被时代所淘汰。

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批人的失业,但是他们对大明帝国是人类文明灯塔的信念没有动摇,帝国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子民。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失业的子民依然能够过的不错,这些失业的大龄子民们的孩子也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在新诞生的行业中发光发热,也算是继承了父辈们的工作。

大明朝廷会确保每一个家庭里至少会有一个人在工作,并且会对遭遇变故和困难的家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在世界渡过了五年低落时期后,厚积薄发的科学基础理论再一次引爆了科技的发展,全新的技术引领了工业的变革。

世界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物科技、材料科技、微电子科技、通信科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呈现指数性的发展。

第三产业也逐步的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人们的经济收入也是翻了一番。

从1880年到1930年这五十年中,人类在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健康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人类的寿命先是突破了140岁,后来又突破到了200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