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潜移默化改变的研究格局。 (1 / 2)
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位让江夏恨铁不成钢的伯龙同志。
假如伯龙开了窍,他应该这样操作:
他走到厂里那台珍贵的“大黄分身”前,深吸一口气,接入那个按人分配的专用通讯端口。
然后,手指翻飞,在闪烁的光标后敲入一行短消息:“激光信号弱!反射信号!预处理!脉冲提取咋整?”
几乎就在他按下回车键的瞬间,千里之外,标准化协会那间值班室里,一台当做终端机,加装了蜂鸣器的大黄分身“嘀嘀”地尖叫起来。
正就着茶水啃干粮的值班员小张一个激灵,扔下馒头扑到机器前,眼睛扫过屏幕上的关键词。
“激光信号弱…反射…脉冲提取…” 他嘴里念念有词,转身就扑向那占据半面墙的卡片箱,手指在密密麻麻的索引标签间飞快划过。
“有了!”小张低呼一声,抽出几张卡片,眼睛一亮。他迅速坐回终端前,噼里啪啦地敲下回复:
“东北器材厂伯龙同志:已检索到相关技术摘要索引:
[B-047]《一种基于微弱激光反射信号放大与处理方案(数字电台应用版)》
[C-218]《一种基于μA709线性放大电路在雷达信号预处理中的有效方案(附关键参数)》
[E-109]《一种基于阈值比较器下脉冲信号提取数据相关探索(多普勒雷达实战经验)》
请回复所需摘要编号,或补充具体需求。标准化协会值班员:张。”
伯龙在厂里盯着屏幕,看到[C-218]那个标题,心脏猛地一跳!这不就是他卡壳的地方吗?他立刻激动地回复:“要 C-218!”
值班员小张收到回复,咧嘴一笑:“得嘞!” 他先飞快地将摘要里关于μA709电路的核心参数、设计要点等关键信息,通过几条短消息,“嗖嗖”地发回给伯龙。
这些关键数据看得伯龙小青年抓耳挠腮,“对对对,就是这玩意!申请马上内部识别!”
确认伯龙需要这文件,独属于个人的识别码认证成功后,小张满意点头。
接着小张摇通了内部专线:“喂,资料室吗?我是值班小张!急件!用户要[C-218]号文件的完整图纸和报告,原始单位是‘标准技术协会电子电路组’,文件编号STD-CIRC-218!对,全套!用户单位东北器材厂,伯龙收!”
能坐着电话线到处跑的徽章战士接过资料包,要不了几天,一份盖着“机要”红印、封装严实的文件袋,就会由他们亲手交到望眼欲穿的伯龙手里。
图纸展开的瞬间,困扰他数周的难题,或许就迎刃而解。
这就是江夏口中那个土得掉渣却威力十足的“百家讲坛”!
它像一张无形的巨网,悄然打碎了研究所、工厂之间的高墙深垒,让深藏的知识重见天日。
同时也是是一本无形的避坑指南,让别人踩过的雷、趟出的路,成为后来者可以借鉴的捷径,彻底拒绝闭门造车、重复发明轮子!
值守的“小张们”虽然辛苦,却像高效的交换机,为千千万万个“伯龙”节省了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宝贵时间。它更是一座无形的桥梁,无声无息地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技术尖兵,用知识的丝线悄悄串联起来。
所以,当江夏得知伯龙头顶“百家讲坛”的金字入口,手握“点菜”的便捷通道,却像个原始人一样,宁愿自己对着示波器熬红双眼、扣破脑袋,也不肯去敲一下键盘问问路时,那股邪火“噌”地就烧穿了天灵盖!
他苦心孤诣、见缝插针搭建起来的这条加速全国科研的“知识国道”,竟被如此暴殄天物!这操作,搁谁身上,能不骂一句“榆木疙瘩”?
(呃,真是苦心孤诣嘛?你确定这不是你偷懒不想写汇报资料,忽悠着大佬们去看电子版资料的缘由?)
括号里的话,是大老王想的。才不是什么正确答案……
至于你问,江夏搭建的这套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兰英博士那边热火朝天的“三驾马车”(光刻机、扩散炉、真空蒸镀)不就是最响亮的答案?
就拿那扩散炉来说,东西是早就有,是制造晶体管、二极管的基础设备。但想用它来满足芯片制备对掺杂浓度和结深的超高精度、均匀性控制要求,不大改一番是绝对不行的!
悄悄告诉你个秘密:这次扩散炉改造,能啃下精确浓度控制这块硬骨头,关键就在于借鉴了“大小姐”项目里的核心宝贝,气体分离法的扩散动力学模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