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这个三维动态重建演示视频彻底颠覆了观众对“破案”的认知。

从依靠人证物证的“推理”,升级到了依靠数据算法的“精准重建”。

弹幕被无数的“卧槽!!!!”刷屏。

“我汗毛竖起来了!!!”

“这根本不是推理了,这是直接给答案了啊!”

“以前看刑侦剧觉得是编的,现在才知道是我无知了!”

“铁案!这才是真正的铁案!”

“任何语言在绝对的技术面前都苍白无力……”

“我现在相信真的能‘让死者开口说话’了!!!”

“这技术,以后哪个罪犯还敢犯罪?这不等于是现场直播了吗?”

“感谢白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法律的公正,更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顶级的科普公开课!”

“@所有刑侦剧编剧,过来学习!这才是真正的顶级刑侦!”

“所以,难道之前警方没有对犯罪现场进行过勘验?为什么之前警方没有做这个鉴定呢?为什么白潇介入了反告了王舒文才做这个鉴定呢???”

“肯定是勘验过了的,只不过正常的现场勘验跟做这种鉴定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吧。。。”

……

关于警方的现场勘验问题。

警方的现场勘查是常规性的,他们会记录血迹分布、提取指纹、拍照。

但这跟深度分析,比如像通过血迹计算撞击速度、判断指纹是主动握持还是被动按压是两回事。

事实上,警方当时没有做这个血迹形态的分析,跟没有做指纹形成的鉴定是差不多的原因。

因为当警方到达时,他们看到了现场,王舒文作为目击者兼受害者提供了无比清晰和符合现场情况的证言。

让这一切指向了一个看似清晰无比的激情杀人现场。

而且这是一起命案,尤其是名校命案,社会影响巨大,上级要求尽快破案的压力极大。

当一条直接、清晰、看似完整的证据链,王舒文的证言和物证迅速出现时。

侦查重心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巩固这条证据链。

比如进一步审讯黄安颐,寻找黄安颐的作案动机以及核实王舒文的证言,而不是立刻去质疑它。

特别黄安颐跟何心柔积怨已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还有最关键的所谓的“保研”冲突,加上王舒文的证言极其具有误导性。

她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故事完美地解释了现场的一切。

一旦调查人员接受了这个叙事框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寻找支持这个框架的证据,而忽略或弱化与之矛盾的细节。

比如黄安颐的昏倒被先入为主地解释为行凶后精神恍惚或是装的。

现场某些稍微别扭的血迹,可能被解释为搏斗中的偶然。

在有了这些所谓的“答案”之后,所有线索似乎都能被这个答案所解释。

还有,这个高精度的血迹形态分析,就跟指纹形成方式鉴定一样。

需要极其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非所有基层刑侦单位都配备有这类专家,都要上报至省厅甚至部级的专业机构。

在初步侦查阶段,除非现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否则不会常规启动这么深入的分析。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律师对于一个复杂案子的重要性了。

正是因为警方初期的工作存在这些合理的盲点,优秀的律师的价值就在于跳出了警方最初的叙事框架,用更专业、更深入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像这种优秀的律师的强大不在于他比警方更聪明,而在于他拥有 “二次视角” 和 “极致深挖” 的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