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

“快二十七年过去了吧!”

“一个人怎么能过了二十七年,都一点不老呢?”

“别说容颜不老,身体不发福了,就连白头发都不长一根?”

“这就是他热衷于修道,还精于养生之道的后果?”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又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就算是再热衷于修道,再精于养生之道,也不至于一点时间的痕迹不留下。

再者说了,就他所认识的林昊来看,不论是洪武六年的林昊,还是这所谓的‘未来的林昊’,都只是把修道和养生之道,当做是一个兴趣好爱来处理而已。

而且,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种,毫无坚持可言的爱好。

他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他的正事之上。

对于洪武六年的林昊来说,拼命搞钱是正事,拼命布局未来是正事。

对于这里的林昊来说,教导朱允炆是正事,打压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是正事,维持自己的权利和人脉是正事。

就连这与政事无关的开办船厂,都绝对比修道和养生要‘正事’得多。

足以见得,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花在修道和养生之上的时间,不仅不多,还非常的少。

一个在这方面如此不努力的人,却又有着别人穷极一生,都不曾有的修行成就?

朱元璋越往这个方向思索,那看着林昊的眼睛,就眯得越像一条又窄又深的缝。

而他这双眯得犹如深邃无比的峡谷沟壑的眼里,林昊正带领一众手持图纸与各种工检器械的工匠师傅,与他这个来自于过去的‘朱元璋之魂’穿身而过。

“好!”

“前面带路,我现在就去验收。”

“大家切记,这里营造的所有舰船,都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因为你们正在营造的,并不只是一艘艘的舰船而已。”

“它们将来,是大明的国威,是华夏的底气,是汉家的脸面,更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文明的象征。”

“什么是我们的文明?”

林昊话音一落,工匠师傅们就在快要开始登船之时,停住了脚步。

为首的老师傅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要是能回答到公爷的心坎里,我们就不只是跟着您造船了是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师傅话音一落,其他的工匠师傅,当即就跟着笑了起来。

而混迹在他们之中的,来自于过去的‘朱元璋之魂’,却是看着此刻的林昊,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这小子!”

“身形面貌,虽然还和洪武六年一模一样,毫无时间痕迹可循,可他的言谈举止,却尽是岁月的痕迹啊!”

此刻的朱元璋,真就是在林昊的言谈举止之中,不仅感受到了从他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正气’,还在他的言谈举止之中,看到了成熟、稳重、长辈、过来人等字眼。

甚至,还有‘老学究’三个字!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不再纠结他为何依旧不老了。

就算他修道有成,驻颜有道,但他心理上的年龄,也已经足以证明一切了。

现在的朱元璋,只是认真的思考着,林昊问出的这个问题。

“我们的文明?”

“文可教化天下,武能定国安邦!”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就看着工匠师傅们,笑着说道:“我们的文明就是,文可教化天下,如果不服教化,也可略施拳脚。”

“略施拳脚之后,亦可再兴文教!”

说到这里,林昊这才淡笑着问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林昊话音一落,工匠师傅们只是稍微那么一琢磨,当即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大方方的站在群众之中的,来自过去的朱元璋之魂,看着这一幕,竟然不自觉的就跟着豪迈了起来。

原因无他,

只因为这种底气十足的豪迈场景,在他的时代里,他虽然在徐达他们那里看过无数次。

可是现在,他却在有镇国公林昊存在的‘建文时代’里,在这些普通百姓的身上,看到了徐达他们才有的豪迈。

徐达他们为什么可以随时随地的,都如此的豪迈?

还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实力,足够的底气!

可在他的时代里,老百姓很显然没有这样的实力,这样的底气。

当然,也可以说是当权者并没有给他们这样的实力与底气!

可是在这里,已然与当权者无异的林昊,却是给了他们这样的实力与底气。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竟然当即就露出了欣慰的淡笑。

可紧接着,他又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

只因为这样的底气,并不是朱允炆给他们的,而是他林昊给的。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只要他林昊想,这些人随时随地都会跟着他干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朝廷的工匠,瞬间就会变成义军的工匠!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看林昊之时,就没那么顺眼了。

不仅如此,他眼里的防备之色,还愈发的明显。

可也就在此刻,林昊又突然开口问道:“你们猜猜,这对‘文明’二字的顶级理解,我是从哪里得来的?”

工匠师傅们各有思索之时,都纷纷表示,就是他自己感悟出来的。

他们这么说,有拍马屁的原因,也有对林昊多年的肯定。

可他林昊却从来不是一个,喜欢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人。

林昊看着那坐瞰应天皇城的紫金山巅,看着那显眼的孝陵宝顶道:“是太祖高皇帝告诉我的。”

“他曾对我说,要我一定要造大船,一定要把华夏的文明,传遍真正的天涯海角。”

众人听过这话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公爷您一直在完成太祖高皇帝的遗愿?”

“太祖高皇帝圣明,没有信错人啊!”

“你以为呢,要不怎么说,唯有公爷可以成为托孤重臣,独掌首辅大权呢!”

“.......”

朱元璋身处其中,看着各有议论的工匠师傅,也看着此刻正用尽是追忆之色的目光,看着孝陵宝顶的林昊。

他只觉得他人傻了!

“这话是咱对他说的?”

“这船厂是咱委托他建造的?”

“就连这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犹如小岛一座,小山一座,小城一座的巨舰,也是咱让他造的?”

“他是在完成咱的遗愿?”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就开始扪心自问了起来。

他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这么多巨舰干什么?

要知道就这些巨舰,想要从船坞驶进龙江,还得等到涨水期的同时,再加深码头才行。

如此巨大的舰船,能用来干嘛?

不论是走长江漕运,还是走南北大运河,都是走不了的。

这样的舰船,除了去海上走走,就根本没什么屁用!

“等等,”

“他说,这些船是大明的国威,是华夏的底气,是汉家的脸面,更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文明的象征。”

“难道,他是为了.......”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突然就有一名年轻的工匠师傅,恍然大悟似的说道:“不对啊!”

“公爷,太祖高皇帝历来就反对出海贸易,关闭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杭州市舶司,温州市舶司,独留明州(宁波)市舶司,不就是他干出来的吗?”

“如果不是公爷您极力反对,只怕就连(明州)市舶司,也留不下来。”

“他怎么会让您造这些海上巨舰呢?”

这名年轻的工匠师傅话音一落,其他的工匠师傅,也跟着面露恍然大悟之色。

当然,他们的脸上没有一点怀疑。

就凭镇国公三个字,他们就不会对林昊有丝毫的怀疑。

他们只是好奇,那位已经长眠的太祖高皇帝,怎么会在生前做如此矛盾之事。

自己活着的时候,明明就在拼了命的禁海,又怎么会托他林昊,在自己死后大兴海上事业呢?

也就在工匠师傅们面露好奇之色的同时,

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直接就面露明显的诧异与怀疑之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