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杨绍骅贩带鱼 (2 / 2)
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这老小子还真是够倒霉的,带鱼第一次在京城大批量上市就让他给碰到了。
在这之前,京城每年冬天也有带鱼卖,但规模都不是太大。
1957年,浙省带鱼大丰收,京城水产公司为了支援兄弟省市,在春节直接采购15万斤舟山带鱼。
今年全年更是会采购100万斤,为了鼓励老百姓吃带鱼,一月份的《京城日报》3版向市民介绍糖醋带鱼、清蒸带鱼、红烧带鱼等做法。
有关部门也会下发通知,各个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农村的人民公社、大队小队的头头脑脑都出来宣传吃带鱼的好处,说带鱼含碘比较高,能够预防大脖子病....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和早年8分钱一斤都没人买的螃蟹一样,愣是给干成了限购产品。
带鱼价格分好几等,最低档的窄带鱼,和细皮带差不多,0.15元一斤;中等宽度的板儿带,0.25元一斤;极品银白带鱼,最宽且鲜亮,0.38元一斤。
杨绍骅两指夹烟放在唇边猛抽一口,继续说道:“本想着病人需要营养,在医院门口转悠了半天,结果还是没卖出去,然后就碰到了刘师哥。”
看他满脸沮丧的样子,刘平安不禁一阵唏嘘,这老小子本来就没钱,现在更是要了他半条命。
这人特别有意思,一生钻营只为养活这个家,真是应了那句“负重养家一辈子”。
环境造就性格,别人有什么事,你让他出力行,出钱想都不要想,无它,穷怕了呗!
从小就穷,结婚后,孩子生太多...更穷,一直熬到将近六十多岁才算翻身。
不管什么原因,他既然能登自己家的门,并且给老太太磕了头,作为长辈自然要帮衬一把。
不就是带鱼嘛,自己全买了,明后年,说不准还能卖个高价。
如果他能连续三年上门拜年,师承模糊问题也顺手帮他解决掉,名字让老张亲手写进他们的相声家谱里。
至于他个人品德如何,和自己有个毛关系,只要尊重自己就足够了。
他们这一行,明争暗斗是家常便饭,时有龌龊之事发生。
说白了,都是利益闹的。
为什么非得拜师,必须要有师承,还是因为利益。
相声从早年的撂地,到茶舍会馆,在到解放后的收音机,最后到电视机的普及,这块蛋糕是不断演变的,可不管怎么变,最后都被一些人把持着。
比如京津两地,一些有名的茶舍会馆基本都有固定合作者,你一海清去茶馆说相声,就是抢别人的饭碗,挨顿揍都是轻的。
茶馆老板也不会因为一个海清去得罪固定合作者,除非你的相声水平登峰造极。
解放后很多艺人进入编制,加上收音机的普及,相声进一步发展,势头仅次于评书,这让相声演员的名气直接扩展到全国,不再局限于京津两地。
收音机频道时间段就那么多,还不够那些所谓“名门正派”分的呢,怎么可能允许你一个海清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