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他们夫妻俩在来黄江之前,一直都在乡下务农,哪里见过什么大世面。

自古以来都是民不跟官斗,碰到这种情况,毛三民看似镇定,其实心里怎么可能不紧张。

说完毛三民深吸了口气。

随即就走到其中一个窗口面前,随即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伙子,我问一下,这里能不能办那个廉租房。”

廉租房?

窗口内。

负责接待办理业务的一个年轻小伙子闻言也是一愣,不过立马就反应过来了,随即就询问了毛三民几个具体的情况。

等确定毛三民的确符合市里的人才补贴政策之后,当即就笑着站了起来。

“您稍等一下,我马上带您到隔壁的接待室里去填写资料。”

“您放心,您这个情况符合市里的补贴政策,只要填写好资料,很快就能批下来了。”

听到年轻人的话,毛三民跟王秀兰夫妻俩自然喜出望外。

他们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来的,哪里知道事情竟然会这么容易。

“不要紧不要紧。”

“我们今天不急。”

半个多小时后。

从大厅里出来。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脸上流露着难以置信的笑意。

因为事情的确比他们想象中要简单很多。

先前那个接待他么的小伙子把他们带到边上的一个接待室以后,立马就让他们填写了有关的资料,并且重新拍照登记现场制作了一个一类人才卡。

实际上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背后黎卫彬是下了大功夫的。

这一次为了充分把黄江市的人才工作做出成绩,黎卫彬对人才办公室的要求极高。

不仅仅要把人才评定工作尽量收拢到人才办,减少终端的环节和流程,而且也尽可能地把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毛三民的人才身份认定工作之所以如此简单,是因为前期人才办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毛三民之所以能被评定为一类人才,当然不是按照人数配给,而是因为毛三民在整个黄江市的环卫系统里面都算得上是拔尖的技术工人。

不仅仅自身的业务工作极其突出,而且在疏通地下管道的七八年时间里,先后改良了10多项操作工艺,发明了3种新型的实用性操作工具,另外还根据这些年的工作总结了一个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当初被公司作为评定材料送到人才办的时候,就连负责考评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毛三民本身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可以说是完全不懂。

他总结的这个小册子,完全是凭借实践工作经验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一五一十记录下来的,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价值,但是用于实践指导却有很大的作用。

像毛三民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在整个十二月份。

黄江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先后发布了五批人才目录,虽然每一批次的人数都在减少,然而这几分名单给黄江市带来的震动却极大。

不少人都发现。

这一次市里制定的人才评定标准不仅仅真的完全落实了下去。

而且文件中规定的各种待遇也真的给到位了。

像毛三民那样的情况,一经兑现,自然很快就会被传开,而当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自然知道风在往哪边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