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zhuzhuxiaoshuo.com

“硅基还没到尽头,性能提升还能跟上需求的变化。这是整个行业内大家普遍认同的。所以硅基的时代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你现在就设想硅基不行了,要让位给炭基,这种说法听上去有点可笑,既没有依据也缺乏理论支撑。”

“再说了,大家有认真算过这笔账吗?建设一个完整的炭基半导体产业链到底需要多少钱?这个有大致预算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确定,因为这是一个从头开始替换整个体系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得有技术突破才行。”

“万一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最后技术不过关怎么办?”

“这种研发项目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能不能突破,多长时间才能突破,没人能保证。”

“而且这类项目的规模巨大,基本相当于动用全国力量去做这件事。尽管汤城已投入了七千亿,但后续资金至少得再投入两万亿,而且可能还会继续追加。”

“万一项目最后没成,这两万亿怎么算?由谁来负责?”

这番分析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一时很难回应。

就在会议僵持不下的时候,总务负责人微笑着说道:“大家都先别争了,听听专家怎么说。”

这句话说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三位老专家——也就是那三位院士。

三位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由臧老出面发表看法。

“我先从专业角度看两个问题。第一,现在是不是炭基替代硅基的时机?我的判断是时机还不算成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硅基确实还没到极限,但距离理论性能顶峰已经很近了,摩尔定律差不多也走到头了。”

“不过现在谈炭基取代硅基,确实还有点太早。科技发展总是难以预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第二个问题,是龙腾集团的计划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臧老稍微停顿了一下。

看得出来他心里挺复杂,眼神中带着一丝矛盾。

“我认为这非常难,首先是计划本身太庞大,整条产业链都要实现突破,研发投入无法预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仅靠已投入的七千亿远远不够。”

“就拿生产体系来说,光是改造生产线、新增设备、原材料采购、实验试产等步骤,就大概需要至少六千亿起步。” “和生产线改进、工艺优化的投资相比,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需求更大,因为要彻底变革整个产业链,涉及的技术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研发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说你投了钱,就一定能出成果,哪怕资金到位,也可能一无所获。”

“搞研发有时候就是在靠运气,如果运气好,还没花完预算技术就已经突破了;但如果运气差,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回报。”

“不过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汤城的运气通常都非常好,他一次次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龙腾集团能迅速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评估这个计划的时候,唯一让我觉得难以判断的就是汤城这个人。他是一个擅长创造奇迹的年轻人,身上仿佛有种特殊的力量,可以把幻想变成现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